尊龙凯时·(中国)人生就是搏!

    心理医生手记(142)一“职场便利贴”:心累的“求认可”之路

     2024-03-18| 阅读次数:3230
    您的位置:主页  新闻中心  心理医生手记
    心理医生手记(142)一“职场便利贴”:心累的“求认可”之路

    采访时间:2024年3月12日

    采访地点:尊龙凯时心理卫生中心

    心理咨询师:杨禄禄

    案例摘要:解析为何职场求认可让人心累及如何摆脱过度求认可困境

    最近的心理咨询中,几个案例不约而同地聚焦在了职场疲惫感、焦虑感以及价值感缺失等问题上。似乎班上久了,我们总感觉心力交瘁,哪哪都累。“斜杠青年”在上进与躺平之间反复横跳、进退煎熬。职场小白费劲咂摸着小社会里的规则人情,却总摸不着头脑。更多时候,我们想要获得领导和同事的认可赞赏,却发现越是努力越会失望,越是认真越会沮丧。寻求职场认可,为何让人如此心累?

    没有功劳,苦劳也成徒劳:追求认可的打工人通常给自己设定了较高的期望,渴望得到领导赏识,渴望在同事中脱颖而出,渴望快速成长蜕变。随着期望值的增加,心理压力也在不断增长,一旦未达到期望,苦劳变成徒劳,就会感到失落沮丧,进而增加心理负担。

    只求外部认可,忽视内在满足:外部的认可赞许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包括个人喜好、团队文化、评判标准等等。例如崇尚狼性文化的领导也许不会赞赏追求效率、到点下班的你,但这并不是你的问题。过度追求外部认可的打工人往往会忽视内在的满足感,即使有所成长,仍会因为缺少他人的认可而不自信。

    盲目比较,没有明确的目标:如果只是为了追求认可而努力,没有清晰的职业目标和方向,很容易陷入与周围同事不断的竞争中,比谁加班更晚,比谁更得领导欢心。这些无谓的比较并不能带来更好的自我成长,反而会引发对自身的不满和焦虑,加剧心理负担,让人感到挫败和心累。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都有社交和尊重的需求。被认可是个体融入群体,找到归属感的基础,是个人价值和社会地位得到承认的体现。我们从小追逐幼儿园的小红花、小学的奖状、大学的奖学金、职场中的先进个人等,其实都是在寻求外界的认可和赞赏。但如果过度追求外界认同,格外在意他人评价,时刻都希望让他人满意,很容易让自己陷入自我怀疑和焦虑中,忽略自身内在的真正需求和价值,沦为他人的提线木偶。如果你也陷在这样的困境,如何做才能改变现况呢?我们可以从近期的两个案例中获得一些提示。

    咨询者A:寻求认可是她的一种习惯,以前是对父母,现在是对领导,一味的顺从和讨好让她变成办公室的“便利贴女孩”,人人撕下来就可以用,帮买奶茶、帮跑腿、帮打印资料,不会拒绝,累到麻木。

    咨询建议:“自我价值感”是心理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个体看中自己,觉得自己的才能和人格受到社会重视,在团体中享受一定的地位和声誉,并有良好的社会评价时所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有此情感体验的人通常表现出自信、自尊和自强,反之则易产生自卑感,自暴自弃。婴儿时期养育者能否给予积极的爱和关注与个体自我价值感的形成有很大关系,瑞士心理学家维雷娜·卡斯特在《克服焦虑》中写道:对6个月内的婴儿就必须表现出爱和关注,这样婴儿才会感觉舒适并且得到很好的发展。小A原生家庭的教育模式导致她的自我价值感较低,需要通过不断地讨好顺从他人、获得他人认可,才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因此小A首先需要意识到自己有一个独立的自我,不依赖于父母和领导的认可存在,培养内在的安全感,明白自身的价值不仅仅来自外部认可,更来源于对自己的理解和接纳;其次需要明确自己的边界,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什么事情是自己有权利做的,对方的哪些需求是越界的,不必过分迎合他人的期望。

    咨询者B:得到他人认可时欢欣鼓舞,一整天都充满干劲,状态极佳;一旦被无视或被批评,就容易沉浸在消极的情绪中,不断否定自己,心不在焉,无法好好工作。

    咨询建议:察觉通常是改变的第一步。静下心来,察觉自己厌恶的到底是不被他人认可本身,还是不被认可时那种不舒服的感觉。如果是害怕不被认可这个现实,可以去思考为什么不被认可的原因,比如是否存在文化差异、个人喜好,是否自己工作处理不当、认知有误,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同时也要接受总有些差距是一己之力所无法填补的,这并不是谁的错。如果是厌恶不被认可时的挫败感和不适感,我们能做的就是静静地感受这种感觉,告诉自己,这种让我情绪低落的、让我信心受损的感觉,都是人类正常的情绪,是我的一部分,我需要接纳它,而不能为了避免它不断割让自我。忧心不确定的认可或害怕可能的否定都会使人心累,如果我们可以坦然接受不适感的存在,练就与各种情绪和平相处的能力和更成熟、平衡的心理状态,多一点“钝感力”,少一点“玻璃心”,自然有望摆脱察言观色、忐忑不安的被动处境。有时我们会做出自动化的反应,是因为我们只知道“难过”“消沉”这一种应对模式,我们也可以观察下周围人的表现,看看他们在不被认可或受到批评时采取怎样的策略,从中学习新的应对模式,“原来还可以主动和领导沟通想法啊”“他似乎一点不在意被反驳,还是在认真工作”。

    职场中的“便利贴”们,别再为了外界的认可让渡自我,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懂你,都能看到你好,但这并不妨碍你为自己鼓掌,为自己骄傲。


    CopyRight © 2024 尊龙凯时(常州市第九人民尊龙凯时)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3009758号-1 网站地图  所有标签  免责声明  中环互联网常州网站建设
    友情链接: